时下,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。金黄花田间,汉服爱好者提裙执伞,穿行阡陌;村民们支起茶摊蒸笼,艾草米稞的清香与游人的笑语随风飘散。数据显示,当地每年可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,带动千万元乡村旅游消费。
依托“早稻—晚稻—油菜”一年三熟种植模式,临川区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,将油菜盛花期转化为文旅黄金期。金色花海不仅扮靓了乡村,更催生出农旅融合新业态,实现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。
近年来,临川区通过落实油菜种植奖补、免费发放优质种子、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多种措施,切实帮助农户解决油菜种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,确保油菜种植顺利进行。同时,鼓励本地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
目前,该区已摸索出一套“稻—油”相辅相成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:先选用抗寒早熟油菜品种,每年10月中旬播种,次年3月底就能收割,确保冬种不误春耕;然后将收割后油菜的叶片、茎秆和根系还田,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耕地质量;水稻收割后将秸秆粉碎还田,同样可为油菜生长提供天然肥料;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达根系能够增加深层土壤水分储存,从而改善“稻—油”轮作系统下两季作物根系活力。
“临川区主推的抗寒早熟油菜品种,生长周期一般为169天,不仅不会出现‘茬口矛盾’,种油菜还能有效抑制稻瘟病和杂草生长,一般种油菜后稻田农药化肥使用量可降低5%至10%,产量可提升3%至5%。”临川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长茂说道。
“去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120亩油菜,除去成本开支每亩纯收入有700多元。在种植过程中,区农技站专家多次送技术上门,指导我掌握田间管理技术。今年种植油菜我有信心多了。”秋溪镇种粮大户吴志敏说,今年他会把承包的2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油菜。
该区主推的“中油早1号”油菜品种集三重优势于一身:42%的含油量、169天的超短生长周期、抗病抗冻的强适应性。其金黄饱满的花簇构成春日胜景,亩产菜籽达150公斤,出油率逾40%,实现“花海”与“油海”双重价值转化。榨取的菜籽油芥酸含量为零,金黄透亮、香味醇厚,每公斤售价35元至40元,形成显著市场溢价。这种“一朵菜花两份收益”的模式,让农田既绽放风景又收获线年,临川区油菜种植规模突破10万亩,金色油菜产业撬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0万元。通过“龙头企业+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”模式,带动逾千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,当年粮油生产工作获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。
金色花海间,“金花圣地 醉美秋溪”的红色地标与游人如织的观光步道相映成趣。村民李红霞在花田市集摆出腌菜、腐乳等乡味特产,日均收入超500元:“城里人就爱这乡野味道!”
秋溪镇依托近城优势,将9130亩油菜花海打造成三产融合新载体,春季单日最高吸引游客逾万人次。油菜花产业基地一旁的特色市集人潮涌动,“味觉+健康+技艺”的多维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。农特产品展销市集内,瓜蒌籽的香脆、田园梦菜梗的咸辣、陈皮红豆沙的绵甜交织成临川风味“交响曲”;非遗展示区汇聚临川千年匠艺,篾编竹器流转青翠灵韵,十指翻飞剪出春燕绕花,一幕幕非遗表演引得过往游客拍手叫好。
2024年该镇旅游收入突破2000万元,带动超200户农户吃上“生态饭”。
从希望盎然的耕,到满载硕果的收,村民们通过种植管护、榨油加工、市集经营等全链条参与,让流转千年的农耕智慧在金色花海中焕发现代生机,真正实现“一朵花”激活“全域美”。(供稿:抚州市临川区委宣传部)